继江西南昌、北京成功巡展后,近日,“八零油画学社成立十周年学术作品展全国巡展(上海站)”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上海市普陀区美术馆)开展。展览共展出八零油画学社成员近十年来的70余幅精品力作。这些作品多为参加过国家级各大展览入选或获奖的代表性作品。
为凝聚“80后”这代人的力量,打造实力与影响力并重的八零后油画家代表性团体,八零油画学社于2011年在江西南昌成立,成员由八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优秀油画家组成。
多年来,学社成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秉承艺术传承和风格个性化的宗旨,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中,累计300余件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和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展览中入选获奖,作品还被20多个国家重要美术馆收藏。学社还自主策划重要展览活动30余场。
时值学社成立十周年,“八零油画学社成立十周年学术作品展全国巡展”旨在对八零油画学社成立十年历程进行全面梳理,通过巡展加强艺术文化交流,提升文化品位和凝聚力,打造文化品牌,并以此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本次展览作品观念新颖,视角多维,风格多样,绘画语言丰富,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观赏性。这些作品中,有从不同审美视角关注现实生活的,如蒋文洁的《家园建设》用疏淡的色彩描绘出高架、高铁的建设场景,用笔、用色简练概括,令人耳目一新;张明远的《下班路上的风景》将都市上班族的生活瞬间凝固成画面;潘新权的《蓝色自行车棚》则将目光聚焦在生活中最司空见惯的停车棚,都是用个性化的语言去表现对生活的态度。也有从不同题材、不同艺术风格凸显民族精神的作品,如韦明思的《春天计划》用大面积的红色对联映衬了侗族的新年新气象;陈宁邦的《屏风里的故事》用综合材料去呈现传统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了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此外,都市风景、大好河山和抗疫医务人员形象也在作品中均有呈现。他们在“讲述”当代中国社会深刻变化的同时,讴歌了各行各业推动社会进步的时代风采。
展览现场,八零油画学社画家通过个性的思考、探索出的新艺术语言的作品令观众啧啧称赞。11月27日下午,来自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沪上高校的师生以及艺术家、艺术爱好者们共同参与了现场导赏观展、交流、VR体验等活动。他们还就当下油画创作的形式语言、个性化表达、跨媒介融合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据悉,学社目前有成员24名,遍布全国的16个省市。学社成员多毕业于专业美术院校,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有着极高的艺术审美和艺术修养,对绘画艺术特别是油画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且作品个性鲜明。近年来,学社也得到了业界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逐渐成为中国“80后”优秀油画家团体的代表,也逐渐成为全国油画界的一股新力量。
展览将持续至12月10日,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图为展览现场及展出作品,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