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我们谈起各自的理想/你说你要为山立传,为水写史/我呢,只想拍一套云的写真集。”主持人朗诵的李少君诗歌《抒怀》如清泉过耳。12月26日,第七届武汉诗歌节“诗人面对面”活动李少君专场,由武汉诗人余笑忠主持,李少君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魏天无、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何言宏对谈,围绕其诗歌评论集《诗歌维新:新时代之新》展开讨论。
李少君是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十六部,被誉为“自然诗人”。
活动现场
余笑忠说,李少君新著《诗歌唯新,新时代之新》主要写的就是20世纪以来诗歌的走向,特别是中国当代诗坛的发展脉络,与时代密切相关,展现了对时代非常敏锐的捕捉。
魏天无教授说,李少君的诗是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种“回跃”,同时他强调感情在诗歌里的重要性,一首诗首先要在情感上能打动他,他才会觉得这是一首好诗,重视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应该是当代诗歌的向上超越、向伟大传统的“回跃”。
何言宏教授认为,李少君诗文简洁明快,清新、迅疾、敏锐,这次的诗歌评论集呈现了强烈的现场感和历史意识,也有浓厚的诗学理论色彩,基于他对中国诗歌格局的把握以及基本走向的认知,形成了引领性和推动性的高度。
今天温文尔雅的诗人,很少人能想象当年他曾是仗剑走天涯的侠气少年。李少君现场回忆说,20岁时,他曾身揣匕首闯荡海南,只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后期从事文学创作过程中逐渐滋长了天下意识和时代情怀,诗歌所承载的这种情感和对现代性的思考,只有转化为个人的东西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评论集体现了自己的行动和探索,也是知行合一的结果。
(图片由卓尔书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