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公共 | 东莞横沥:文化“菜篮子”更丰富更合口味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2-03-10 17:33

在东莞市横沥镇,演出、培训、展览触手可及,悦耳音符、动人舞姿、精彩课堂与邻为伴。近年来,横沥镇一方面持续开展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一方面依托社会力量提供文化服务,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基层文化发展路径,增强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也让群众的文化“菜篮子”更丰富、更合口味。

 

公共 | 东莞横沥:文化“菜篮子”更丰富更合口味

传统手工灯笼制作

 

建立健全资源配送体系,将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

横沥镇半仙山村是朱熹后人开村立业之地,至今已600余年,村中有朱氏宗祠、叶祯公祠古建筑群、古巷。近年来,半仙山村以朱氏宗祠为中心活化文化资源,建设朱子文化长廊、朱公陵园、朱子文化公园等“一廊二园四馆”项目。半仙山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一个幽静的院子,由以前的村小学改建而成,设有图书室、舞蹈室、书法室等功能场室,开设书法、绘画、跆拳道、朗诵、手工制作等公益培训课程,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参与。

半仙山村文化管理员朱月桂说,孩子们不仅喜欢参加灯笼制作等手工课程,也喜欢画画。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画笔勾勒美好的明天。这里随处可见孩子们略显稚嫩但充满童趣的画作,中心正计划将这些作品制作成漂亮的画册。

 

公共 | 东莞横沥:文化“菜篮子”更丰富更合口味

社区艺术学堂(跆拳道)走进半仙山

 

半仙山村鼓励村民发挥才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从公共文化服务的受惠者转变为提供者。如陈氏太极拳传人、村民朱镜辉就利用中心场地开设陈式太极拳成人学习班,每周为20多名学员授课。这些活动不仅惠及本村居民,也吸引了邻近村镇居民的参与。如在开展跆拳道活动时,就有邻镇的村民开车过来学习。

半仙山村绘就的“近悦远来”的文化图景,在横沥镇村尾村也得到了生动展现。

 

公共 | 东莞横沥:文化“菜篮子”更丰富更合口味

社区艺术学堂(瑜伽培训)走进村尾村

 

横沥镇村尾村是古村落,村中既有保存完好的大片老宅,也能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和大舞台。广场上经常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每到晚上,村民们纷纷跳起广场舞。广场旁的池塘里种满了荷花,每到夏天,荷花盛开,花香四溢,人们来此赏景、乘凉,心旷神怡。

村尾村文化管理员吴丽娥说,近年来,村尾村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该村将几十年前的饭堂改为展览厅和摄影活动室,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展览。最近,这里正在举办朱运昌和叶远山书画展。摄影活动室挂满了协会会员的作品,记录了村子的历史底蕴、优美景色、幸福生活。

村尾村会根据不同的节日举办活动,如春节游园、三八妇女节讲座等等。尤其是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左右举行的何大仙诞,参与群众达10万人之多。每逢此时,在外工作、生活的乡亲也会回乡省亲。

 

公共 | 东莞横沥:文化“菜篮子”更丰富更合口味

社区艺术学堂(泥塑培训)走进田坑村

 

半仙山村和村尾村村民享受到的精彩文化生活,是横沥镇、村(社区)两级文化服务中心不断为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横沥镇文化服务中心成为成为东莞市文化馆分馆以来,横沥镇建立健全资源配送体系,推出“文化活动菜单”,方便群众“点单”“下单”,将精彩的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2021年,横沥文化服务中心先后开展“社区艺术学堂”“乡村振兴 百姓讲堂”“传统文化活动”,包括瑜伽、小主持人、书法、国画、泥塑、手工灯笼、字画装裱、拓片等公益艺术培训项目330场次,文化惠民演出、美育沙龙、“粤韵横沥”巡演等演出15多场次,各类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超过1万人次。

 

公共 | 东莞横沥:文化“菜篮子”更丰富更合口味

社区艺术学堂(作文写作指导培训)走进田头村

 

横沥镇充分利用东莞市文化馆“文化莞家”数字平台,发布活动预告和抢票信息、推广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横沥分馆在“文化莞家”平台发布了77 场文化培训及活动,提供了近5000个培训学位及活动名额。全镇持续打造广场舞大赛、读书节、少年儿童美术书法联展、“展翅艺梦”艺术培训、“粤韵横沥”戏剧曲艺巡演、“小候鸟”艺术成长计划等文化艺术品牌,开展何大仙诞、山厦游会等民俗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内核。其中,2021年策划举办了具有横沥特色的“草根春晚”,广泛发动横沥广大艺术教师、村民、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演出,通过线上直播,吸引观众超32万人次,同时结合抢红包、派新春大礼包等互动环节,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2021年横沥镇广场舞大赛共有27支队伍、近500多人参赛,网络直播吸引了33.48万人次观看。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让群众爱上文化享受文化

横沥镇月塘村经常举办瑜伽、国画、咏春拳等公益培训班,让村民感到开心。由于月塘村离月湖比较近,每到夏天就有小朋友下水游泳,经常发生溺水事件。暑假期间,村里组织孩子们到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做作业、看电影、画画,每隔一两个星期还会举办防溺水和防诈骗讲座。

 

公共 | 东莞横沥:文化“菜篮子”更丰富更合口味

社区艺术学堂(成人太极培训)走进月塘村

 

月塘村宣传委员吴婉嫦说,文化活动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促进了社会和谐。每次举办活动时,月塘村都会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发通知,将信息告知各家各户。如今,村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这些活动不仅让本村居民开心,也让邻村居民受惠。如举办国画培训班上,邻村的一个小朋友很感兴趣,家长为了还孩子更方便地学习国画,特意在月塘村租下房子。

 

公共 | 东莞横沥:文化“菜篮子”更丰富更合口味

国画培训班走进月塘村

 

隔坑村宣传委员刘柱光介绍,该村开展了舞蹈、跆拳道、沙画、硬笔书法、粤菜烹饪等公益培训班。寒暑假会针对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举办美术、沙画、书法、跆拳道、小主持人等培训班,以及传统文化体验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周末则会邀请粤菜师傅教村民做糕点,最多时有100多人参加,或举办老人生日会,很受老人欢迎。

隔坑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二楼设有430课堂。每天下午4点半到晚上8点以及寒暑假期间,为村里的孩子们免费辅导作业。最多的时候,有四五十名孩子在这里学习,既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又让家长不用为孩子的安全担忧。

隔坑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年制定年度活动计划,每月制定月度活动计划,提前贴出来让群众了解,然后再对每项活动进行细化,让群众知道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村里还建有一个文化活动微信群,群里有200位成员,每次只要一发布活动信息,短短十几秒内名额就被抢完。

 

公共 | 东莞横沥:文化“菜篮子”更丰富更合口味

软陶泥培训走进恒泉社区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菜篮子”,横沥镇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方法,探索新机制,寻找新路径。如恒泉社区充分盘活老街文物空间资源,建设老街展馆、社区文化能人工作室等文化共享空间,让文物用起来、活起来。村尾村在旧村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村的文化特色,利用旧大队部房子建设了村尾曲艺中心,让曲艺爱好者有了好去处;水边村大力鼓励培育文艺社团,二十世纪70年代,该村曾有一支演出遍及珠三角多个地区的粤剧团队,如今也即将重新开锣重建,圆了一众“元老”的戏剧梦。

(图片由横沥镇文化服务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4162SKX

责任编辑: 4162SKX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