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记者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山西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已于近日收官。截至4月20日,山西登录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81处,其中石窟寺278处,摩崖造像203处。新发现石窟寺(含摩崖造像)54处,其中,石窟寺24处,摩崖造像30处。
山西省古代石窟资源丰富,在我国古代石窟、造像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山西的特色文物资源。此次调查工作从2020年11月13日正式启动,云冈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研究院、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4家单位分组包市,对全省石窟寺进行调查。
据介绍,本次专项调查按照《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规范,综合运用考古学、地质学、病害学等多学科知识,从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基本情况、保存状况和主要风险、保护管理情况、安全防范情况四个方面着手。范围包括全省1911年以前开凿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不可移动文物,重点为宋代以前石窟寺。调查既包括对已登记的石窟寺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也包括调查、登录新发现的石窟寺不可移动文物。
此外,山西省于近日出台《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10项任务,并集中开展石窟寺违规妆彩、涂画、燃香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提升石窟寺保护管理利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到2022年,全省石窟寺“四有”(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工作基本健全;省级以上的石窟寺文物保护单位安防设施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