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改写世界音乐史的技艺是什么?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05-29 17:18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改写世界音乐史的技艺是什么?

编钟,我国汉民族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它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于木架之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它兴起于周朝,盛兴于春秋战国至秦汉。

在山西青铜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信阳博物馆,武汉音乐学院,南京夫子庙5A级旅游景区、河南开封鼓楼4A级旅游景区以及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等场所都陈列着一种编钟——青铜编钟。青铜编钟作品陈列于全国各地乃至于走出了国门,它的制作技艺流行于湖北省随州市,距今已流传了千年。目前有400多人从事该项技艺,他们不仅传承着这项古老的技艺,也记录着历史。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改写世界音乐史的技艺是什么?

我国青铜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湖北因丰富的铜矿冶炼资源而促进了该技艺的蓬勃发展。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以铜、锡、铅为材料,通过制模、制范、结壳、浇铸、修整、校音等数十道工序,制成两件以上的铜钟。它集工艺、礼制、音乐之大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历史渊源

“编钟”一词始见于两千年前的《周礼》:“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甲骨文中“万其奏”之“万”即商代演奏钟乐的乐师;《考工记》所载“凫氏”,即为宫廷铸钟匠人家族。《考工记》所载原料配方:“金有六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剂。”故编钟制作技艺始于商周之际,盛兴于春秋战国与秦汉,延续至宋元明清。民国时期,随州还有少量铜钟制作匠人,为宫观庙宇铸钟,以民间师徒及家族方式传承。

据《随州志》载:“清光绪元年(1875年)境内古城畈、柳林店的铸铜厂以土法铸造铜钟,至民国37年(1948年)铜器作坊(铺)发展到12家,从业者76人,年生产编钟百余套。”

1949年后,伴随大量各历史时期青铜编钟在随州出土,如:西周曾侯犺所铸5件乐钟、春秋曾侯與所铸9件乐钟、战国曾侯乙所铸65件乐钟、元代泰定四年(1327年)报恩寺所铸洪钟、清代光绪年间海会寺所铸梵钟、民国33年(1944年)所铸庙钟等,证实了史籍记载。随州文博部门联合相关单位及民间铸钟匠人进行复制,延续了古法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改写世界音乐史的技艺是什么?

主要特征

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通过雕刻合瓦钟型,熔炼科学配比的合金剂量,采用高超失蜡法铸造工艺,使用独特的“一钟双音”校音技艺,延续古法制作流程,制成两件以上的铜钟,编组悬挂用于演奏。

传承及存续现状

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在随州当地一直以家族及民间师徒方式传承。目前,在随州从事该技艺的,主要为项、王、黄、周四个家族传承群体及所创设的编钟制作企业:

项氏家族,已传承五代。目前传承人为第四代:项绍清(1957年生,1969年从师),第五代:项章(1982年生,2000年从师)。

王氏家族,已传承五代。目前传承人为第四代:王莆琴(1959年生,1974年从师),第五代:龚宏博(1980年生,1996年从师)。王莆琴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黄氏家族,已传承四代。目前传承人为第四代:黄罗成(1965年生,1979年从师),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周氏家族,已传承五代。目前传承人为第四代:周汉平(1960年生,1976年从师),第五代:周江山(1984年生,1999年从师)。均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省级民间工艺传承人”。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改写世界音乐史的技艺是什么?

四个家族分别创办了随州市曾侯乙编钟编磬文化有限公司、随州文博青铜编钟复制厂、随州古编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随州市龙腾古乐编钟工艺有限公司四家编钟制作企业,以工厂、家族方式传承、发展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

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现有传承人400多名,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就业机会;年生产编钟艺术品3000套,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通过广泛开展青铜编钟国内外展演活动,不仅传播了中国礼乐文化,也彰显了随州城市名片。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改写世界音乐史的技艺是什么?

传承人在精修蜡型编钟,连接钟体各部件 鲁芷宁/摄

青铜编钟造型精美、装饰精妙、音律精准,为古乐器“八音”之首,独具“一钟双音”功能。比欧洲十二平均律钢琴,要早二千多年,推翻了“中国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入”的结论,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金属造型艺术和音乐表现艺术的完美结合。

2020年12月,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责任编辑: 4126TJ

责任编辑: 4126TJ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