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艺术 | 广西桂林:处处都是群众文化的舞台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2-11-16 09:05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艺作品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和精神面貌,展现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祈盼。风景秀丽迷人的广西桂林,不仅是一座山水之城,也是一座人文之都。站在文化的沃土上,桂林的基层群众创作了一批批描绘时代画卷、反映人民心声的文艺作品。其中,从全区基层文艺会演中脱颖而出的侗族琵琶歌《侗寨传奇》获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金奖壮族末伦《堵寨门》获全国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奖舞蹈《海的女儿》入围第十八届群星奖

桂林地区创作出的歌舞、文场、渔鼓、小品、彩调等地方文化精品,具有强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专业艺术和群众文化相得益彰,名师经典和新人新作竞相绽放,深受各界群众欢迎。

为了鼓励和提升群众原创作品,桂林市群众艺术馆常年开设名家讲坛,相继开办了声乐、舞蹈、曲艺等专题培训班,给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零距离聆听业内专家精彩授课的机会;派出文艺辅导老师,深入各县区辅导,现场教学,培养了一批编导演人才;还特邀专家对优质作品进行讲评,提升节目质量。

文章不厌百回改,文艺节目也一样。在群众文艺创作中,桂林尤为注重文本创作工作。比如,原桂林市艺术研究所每年实施创作改稿笔会和优秀作品签约机制,与桂林市群众艺术馆合并后,这一机制仍在坚持,为艺术创作打牢了基础。大多数参加全区基层文艺会演和其他舞台艺术活动的作品,都是经过笔会指导、修改过的作品。

“文艺创作是一项只有开始,没有尾声,永远持续的事业。”桂林市群众艺术馆一级编剧唐建华长期从事群众文艺创作,他为恭城瑶族自治县创作的彩调小戏《六米街》,其剧本经过大小8次修改,并聘请有经验的导演,对演员进行突击强化训练。最终该作品参加了2020年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并成功拿下银奖的好成绩,该剧还在第十一届广西剧展中获得金奖。

艺术 | 广西桂林:处处都是群众文化的舞台

另一方面,持续了40多年的“漓江之声”群众文艺活动是推动桂林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的另一重要机制。“漓江之声”一路走来,从单一的群众歌咏形式发展为多种文艺形式集合的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覆盖面广,成为百姓身边的文化节日,体现了桂林市的群众文化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局面。

“漓江之声”决赛后,桂林市群众艺术馆还组织优秀节目深入县区进行巡演,及时把艺术精品输送到基层,把全民艺术普及落到实处,丰富广大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艺术 | 广西桂林:处处都是群众文化的舞台

10年来,在全区基层文艺会演的辐射引领下,整个桂林市的群众文化活动风起云涌,文化活动品牌遍地开花,如桂林市的“漓江之声”、象山区的“象山水月”、秀峰区的“独秀之声”、七星区的“漓东之光”、资源县的“河灯歌节”、永福县的“茅江之夏”等等,构建起了一个“市级有活动、县区有品牌、村镇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体系。

如今在桂林,从剧场到广场,从社区到校园,从军营到乡村,处处是城乡人民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舞蹈、声乐、器乐竞技,绽放着耀眼的艺术光芒。桂剧、彩调、文场、渔鼓、小品、相声,占据了各类活动的“半壁江山”。山歌擂台赛,吸引无数城乡群众的眼球,一个又一个“歌王”,走出桂林,登上广西、全国的竞艺歌台。少儿才艺展演,农民、市民才艺展演,传统非遗文化展演,向世界展示了桂林深厚的文化积淀。

“时代在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更强烈,要求也更高。”桂林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李素华表示,在新时代如何让群众文化活动价值引领更突出、形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手段更多样、质量更过硬、参与更广泛、传播更精彩、品牌更耀眼,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需要广大群文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图片来源:桂林市群众艺术馆)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 xm4185

责任编辑: xm4185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